一、方案概览
通过 iModel 构建一套完整的 APS(Advanced Planning & Scheduling)智能排产系统,从订单排程输入 → 优化排产计算 → 可视化产线结果 → 数据回写形成闭环,支持与 ERP/MES 系统对接。核心能力包括:
- 可配置排产规则
- 物料+产能约束计算
- 多目标优化(交期/设备/成本)
- 策略回溯与仿真模拟
- 与Python优化算法或外部库(如OptaPlanner、GA等)联动
在制造企业中,“加班改排产表到凌晨、销售承诺交期无法兑现、车间设备忙闲不均” 是常见痛点。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缺乏标准化的排产规则、系统支撑不足及执行闭环断裂。基于 iModel 的智能排产方案,可通过可视化工作流与模块化节点,将排产从 “人拉肩扛” 转化为 “系统驱动”,实现规则可配置、过程可优化、执行可追踪。

一、排产策略解决的核心痛点
iModel 方案聚焦制造企业排产中的四大核心问题,通过数据驱动的工作流设计逐一破解:
- 订单插单乱节奏:手工调整排产表耗时且易打乱计划,iModel可通过自动化工作流实现插单后的快速重排;
- 物料缺料成常态:排产时未关联物料数据,开工后才发现缺料,iModel可联动物料数据进行前置校验;
- 设备负载不均衡:部分设备超负荷、部分闲置,iModel通过负载分析节点优化任务分配;
- 交期承诺靠拍脑袋:销售随意承诺交期导致产能不匹配,iModel可通过产能模拟提前验证交期可行性。

二、iModel 智能排产方案的三大核心能力
1. 规则配置:用可视化节点将经验转化为可执行工作流
- 排产方向与规则引擎
- 基于 iModel的 “Rule Engine” 节点配置多维度排产规则,支持正向排产(从订单开始时间倒推)与反向排产(从交期倒推开工时间),结合优先级动态调整:
- 交期优先模式:通过 “Row Filter” 节点识别急单,用 “Math Formula” 节点压缩非关键路径工序时间;
- 短任务优先模式:用 “Group By” 节点统计任务时长,通过 “Sort” 节点优化设备切换顺序,降低小批量生产切换成本。
- 物料约束与 MRP 联动
- 借助 iModel的 “Database Connector” 节点关联 MRP 系统数据,构建 “物料 – 生产” 约束工作流:
- 缺料预警:用 “Rule Engine” 节点设置缺料阈值,触发 “Notification” 节点推送采购预警;
- 动态调整:通过 “Join” 节点关联采购提前期数据,用 “Date&Time” 节点自动调整生产任务时间,避免停线。
- 智能优化算法
- 利用 iModel的 “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” 节点实现多目标优化:
- 时间窗口优化:设置优化时长(如 3600 秒),节点在窗口内持续迭代寻找最优排程;
- 多 KPI 权重调节:通过 “Parameter Optimization” 节点自定义设备利用率、在制品库存、交期达成率等指标权重,生成符合企业目标的排产方案。
- 通过算法规则计算生产计划

- 生产最终的生产安排

2. 全生命周期管理:从策略到执行的闭环工作流
- 策略监管中心
用 iModel的 “Interactive View” 节点构建可视化看板,实时展示排产策略执行数据(如设备利用率、交期达成率),支持动态筛选与下钻分析。
排程策略工作流

交互排程仪表盘

- 版本化控制
依托 iModelServer 的工作流版本管理功能,实现排产策略的版本回滚与 A/B 测试:
- 保存不同规则配置的工作流版本,通过 “Workflow Comparator” 节点对比效果;
- 对新策略进行小范围测试,验证通过后再全量部署,保障生产稳定性。
- 快速检索
利用 iModel的 “Metadata Editor” 节点为排产策略添加标签(如策略名称、适用产品线),通过 “Search” 节点快速定位所需策略,告别 “排产表找半天” 的低效问题。
二、iModel 智能排产方案的快速落地路径
1. 三步部署流程
- 基础数据准备
用 iModel的 “File Reader”“Database Reader” 等节点整合 BOM、工艺路线、设备产能数据,通过 “Data Cleanser” 节点清洗标准化,输出结构化数据集。
- 策略模板调用
调用 iModelHub 中的行业预置模板(如电子制造、机械加工),模板包含预配置的规则节点与工作流逻辑,仅需修改参数即可适配企业场景。
- 仿真验证
结合 iModel的 “Simulation Nodes” 与数字孪生技术,模拟排产效果:通过 “Scatter Plot” 节点可视化设备负载、用 “Bar Chart” 对比不同 KPI 结果,动态调整权重参数。
2. 低成本集成路径
无需替换现有 ERP/MES 系统,iModel 通过轻量化集成方案实现数据互通:
- 数据接口:用 “REST Client/DB” 节点与 ERP 系统对接,同步订单、库存数据;通过 “ODBC Connector” 读取 MES 的设备状态数据。
- 排产结果回写:排产完成后,用 “Table Writer” 节点生成生产工单,通过 “HTTP POST” 节点下发至 MES 执行。
- 可视化监控:将排产进度与异常预警通过 “iModelserver”推送至手机 / 电脑端,支持实时查看与干预。
通过 iModel 的可视化工作流与模块化节点,制造企业可快速构建符合自身需求的智能排产系统,将经验转化为标准化规则,实现从排产策略到产线执行的全闭环管理,提升设备利用率与交期达成率。
iModel 平台深度集成中文版 iModel 设计器,配套部署具备实时运行与可视化展示能力的 iModel 工作流服务器,并提供在线仪表盘、数据大屏、智能报表及 AI 数据查询开发环境。
iModel 工作流以 MCP 协议服务支持实时响应机制。该服务无缝对接各类 AI 大模型,使其能够直接调用 700 余种功能插件与数千个工作流模板,轻松实现行业数据科学应用向 AI 大模型插件的快速转化。无需二次开发,零高额成本投入,同时提供全面本土化服务,确保信创环境下的安全可信应用。